乔丹能够10次加冕得分王,这跟他“万花筒”进攻分不开。除了自身的实力,他强大的精神力也是称霸的关键所在,如果心理素质差点,面对90年代如绞肉机般防守,内心估计早就崩溃了。乔丹精通所有进攻,三分球不准这跟时代有关系。他最擅长的还是投篮,毕竟这是最省力,同时也是最考验球员基本功的进攻方式。乔丹在长期被包夹情况下,生涯还有49.7%投篮命中率,这跟他逆天投篮高度有关系。当你跳起来,对手只能摸到他的肘部时,想不进都难。特别是今天看了这5张照片后,更是能体会到,什么叫做靠投篮杀死比赛。
5:“骑马射箭”投篮动作很多人都会,但是像乔丹这么任性的就他一个。可以看出乔丹不仅身体完全是侧着,他起跳高度直接超过了防守人。对方还没来得及起跳,乔丹都跳了快1米高,谁来都防不了。即使你跟上了他的速度,乔丹用滞空也能战胜你,他这“骑马射箭”绝对是独一无二存在。
4:“手套”佩顿是公认后卫里,防守乔丹效果最好的一位。他们身材接近,佩顿预判出色,运动能力也是顶级,乔丹在哪他都是寸步不离。乔丹每次为了摆脱佩顿如“牛皮糖”防守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是一旦让乔丹找到一丝机会,他就能够得分。佩顿已经放倒极致,可惜跳的还是比乔丹矮了点,若这一次投篮不是乔丹,换个人真心就被佩顿盖了。
3:这是乔丹生涯最后1次全明星,这个时候他已经是40岁高龄。40岁哪怕是“神”也得慢下来,可惜乔丹还是那么无解。面对巅峰时期的马里昂,“骇客”当时可是联盟顶级策应防守者。他的身高臂展和机动性,在4号位真的强悍。这一次他完全跟上了乔丹脚步,只可惜在滞空和弹跳上差了那么一点点。40岁的乔丹还是完成了对巅峰马里昂的挑战,这届全明星最佳进球,当属这一次极限后仰。
2:这张照片确实有角度问题,但是乔丹想要平框投篮并不难。这张照片是乔丹经典的“The Shot”时刻,这是他1989年东部第一轮G5比赛最后时刻。乔丹面对骑士队球员防守,两人是同时起跳,结果乔丹是各种腾挪躲闪,等对手落地后才出手。最终他帮助公牛3:2淘汰对手,这成为乔丹生涯最经典时刻之一。
1:最后1张是乔丹很早期的照片,由于年代久远,照片已经很模糊了。可以看出那个时候乔丹还很瘦,不过那弹跳确实夸张。他这一次投篮垂直起跳应该有1米左右,防守者看了都只能张开双手表示惊讶。就这起跳高度没有2.5臂展根本干扰不了。这一球不管进没进,都把乔丹强大运动能力展现出来!
其实乔帮主投篮无解是身体素质和技巧性的全面展现,不能仅仅依靠跳得高来单纯的解释乔丹非常准的原因。
那首先想要投篮准,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球感球感的养成没有捷径可寻,只有不断地反复练习,抵得住枯燥无味的单一性训练,让身体形成肌肉性的记忆。这种记忆就是我们常说的投篮手感。
很典型的例子:91-92赛季,当乔丹率领的公牛在客场面对掘金的时候,乔丹颇为挑衅的告诉穆托姆博,他要闭着眼睛罚中投篮,而随后,乔丹的投篮就跟往常一样稳稳的命中。
另外,92年乔丹在面对尼克斯的时候,同样也对尤因做出了这样的事。可见在经过了上万次的投篮练习之后,投篮的球感甚至可以闭着眼就能够完成。
另外一个例子:汤神的三分。曾经美国一家专业机构想要研究汤普森的三分为何如此准?他们将克莱汤普森请到了他们特意为他准备的实验室,一切比赛场的规范都和比赛中一样,只是这一次,他们可以随意的调整场馆内的灯光照明设备,随时需要让汤神在黑灯的情况下投三分,可结果仍然是有很高的命中率。
这都充分说明了投篮手感的重要性。
力量的协调性我们都知道,当年乔丹在93年率领公牛队夺得三冠王之后,因父亲的离世,选择了退役去打棒球。而棒球本身更加需要上肢的力量。打了一年棒球之后的乔丹在在94-95赛季回归,但他的训练师发现,乔丹因为上肢力量的增长让乔丹在投篮的精准度上大受影响。而训练师格洛佛为其专门制定了减少上肢肌肉量的训练。这才让乔丹的命中率重新回来。可谓对随后乔丹再次夺得三冠王意义重大。这充分说明,要想要始终保持精准的投射,对于身体力量的控制和协调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并没有我们看上去那样简单,这也需要惊人的意志去不断保持。
詹姆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健身,花费每年150万美金在身体上都是有切实的原因。
滞空美国人曾专门为乔丹的滞空进行过具体的测量,他的滞空时间达到了0.92秒,而人类极限的滞空时间据说在0.98秒,可见,乔丹的“空中停留”的能力几乎接近了人类极限。
而这一特点的好处正在于它可以让乔丹在空中做出各种游刃有余的躲闪动作,错开对手的防守。也可以利用超长的空中停留时间等到防守人下落的同时再进行出手。这些都无疑让乔丹不仅在保持命中率的同时还能够轻松的摆脱防守,运用像平时训练时候的节奏将球稳稳投中。
这一点确实需要天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投篮姿势其实,好的投篮姿势有很多,也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哪一种精准度就更高。这根据每个人先天的身体条件和投篮习惯,都会形成各种不同的投篮姿态。但这却丝毫不影响球星们的准度。
历史上有很多球员都有其独特标志性的投篮手势,也都很与众不同。如贾巴尔的天钩、诺维斯基的金鸡独立、麦格雷迪的干拔跳投、雷阿伦在三分线外的急速出手、甚至是如今丹尼格林的有些机械化的跳投。但这些投篮姿势,无一都离不开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投篮姿势在高速的对抗中仍然能找到关键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投手们的节奏。
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球员们在被犯规甚至恶意犯规的情况下,很难将球投入。但有些时候却能够打成2+1,这正因为球员在能够在被侵犯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迅速的调整能力,让身体始终保持在熟悉的节奏当中,这才能让他们的投篮有命中的可能。
而固定的投篮姿势的形成,让球员能够在失衡情况下,更快速的找回平衡,调整的时间也更短。他们在跳投中出手的瞬间内才更有把握将身体调整后再次将球投中。
可见。投篮姿势的保持,需要以上各方面能力协调的高度一致。
写在最后乔丹之所以是乔丹,正因为他各方面的技术都完美的融于一身,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实战当中。让他在身体和各方面技巧的结合方面都显得无懈可击,已经几乎接近人类的极限。因此,乔丹的投篮无解是一种全方位综合的体现。